經期前之任何不適,
是因為賀爾蒙平衡出了問題!
女生的身體、心理、肌膚等,
再受到女性荷爾蒙的調控。

黃體素與懷孕有相當的密切關係;
它會調整子宮內膜的溫度,
使其容易讓受精卵著床,
並維持懷孕環境。
一般來說,
黃體素的運作模式恰與雌激素相反。

雌激素的主要作用

長久認知的是使維持女性特徵;她讓女性維持凹凸有致的身材,促子宮內膜增厚易於受孕,同時是製造卵子的荷爾蒙。迄今二十多年前,科技文明讓我們發現:雌激素不僅對子宮、卵巢有作用,協助繁衍外,她對自律神經、情緒、骨骼、皮膚、黏膜、關節、肌肉、腸胃、甚至腦部都有影響。

為什麼女性會有月經?

女性荷爾蒙為了協助懷孕,子宮內膜會慢慢增厚,以利受孕的受精卵能夠發育成長。萬一沒有受孕,增厚的宮內膜沒有機會發揮功能,於是被排出體外,這即是所謂「月經」。那些排出的經血,原來便是「剝落的增厚宮內膜」。

每個月的女性荷爾蒙分泌變化,可分為

濾泡期:
這段時間即「子宮內膜增生期」,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算起,到排卵前。持續時間因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有差異,約八~十天上下。
經血一般約持續3〜5天左右,到第7天的時候,在大腦下視丘分泌促性腺激素(GnRH)的控制下,腦下垂體會分泌促卵泡激素(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; FSH)以及少量黃體生成激素來刺激卵泡發育成熟。(註:每一回月經週期都會有一群卵泡同時發育,在月經週期第5~7天時,會經由自然選擇的過程,只留下一個卵泡繼續發育成熟,而其餘的則會自然凋零。)


排卵期:
當卵巢中某一濾泡發育完成時,體內雌激素量會達到一高峰,會反過來抑制大腦下視丘分泌促性腺激素(GnRH)的頻率,也同時抑制腦下垂體分泌FSH,但分泌LH的量反倒急遽增高,當LH濃度達到一個高峰(LH surge)的24~36小時之間,會促使此成熟卵泡排出卵子,即「排卵」。
這個階段的前後二~三天,就是排卵期。


黃體期:(危險期)
排卵後,濾泡轉變為黃體(在LH作用下),會分泌黃體素(也稱謂助孕激素;Progesterone)與雌激素。這個時期,處於增厚狀態的子宮內膜,在黃體素、雌激素雙重作用下,增生停止且進一步分化為分泌期內膜,做好讓受精卵著床的準備。

黃體期對懷孕是非常重要的時期,但如果沒有受孕,排卵後約二個禮拜,黃體開始萎縮,其分泌的黃體素、雌激素迅速減少,子宮內膜於是萎縮、壞死而自然剝落,形成經血自陰道排出,就是月經,開始最後的生理期。

月經來潮後,女體內雌激素、黃體素的濃度降到一定程度,就自然解除了雌激素對大腦下視丘以及腦下垂體的抑制作用,促卵泡激素的分泌量跟著增加,促使另外一波卵泡開始發育,隨即進入下一個月經週期。


生理期:
生理期間,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分泌量,是整個月當中最少的時刻,也是女性抗病機制最不受防的時刻。

前述四個時期的循環週期平均數為二十八天。至於四個週期各自的日數因人而異,其中濾泡期的長短,是影響兩次生理期之間相隔日數的關鍵。一般來說,月經週期在二十五~三十八天均屬正常,若妳的週期大於或小於這個範圍,要提高警覺,做些紀錄,去婦產科做檢查、了解。